這些天無意中看到一家廢氣環保設備廠家,利用白鐵皮制作催化燃燒的活性炭吸附箱,首先我不爭論這樣設計是否能夠使用,也無法區分它板材的厚度,但是按我以了解的白鐵皮的數據是這樣的:(白鐵皮是鍍鋅鐵皮的俗稱。表面鍍覆鋅的低碳鋼薄板。厚度一般為0.44~1.2毫米,鋅層厚度大于0.02毫米。有不易生銹和的優點??捎糜谥谱魑菝?、卷管和各種容器。)
對于常溫通風管道,我確信白鐵皮能夠勝任,只不過這個催化燃燒應用的活性炭吸附脫附箱并不是處于常溫狀態,眾所周知活性炭的吸附是利用廢氣其自身對溫度反應變化來完成的,為了活性炭箱能夠在短期內能夠達到相應的脫附溫度,我們耗費電能、熱能等讓空氣達到這樣一個溫度的轉換,為了溫度不過多流失,我們還在活性炭箱外增加加一層外保溫。所有的這些措施,都是為了箱體內部的溫度,那么問題來了,僅僅是1.2mm的白鐵板是怎么耐得住這高溫氣體的,假設活性炭的溫度能在100℃,假設空氣局部溫度也是均勻的不會有局部高溫,再假設它炭箱內的溫度檢測儀器不會失靈,那它怎么克服炭箱靜載500Pa和吸附后800Pa甚至的耐壓強度的呢?除了價格上的減少,我實在看不出有任何的優點,那個廠家還很傲嬌大肆宣揚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。也許這就是更為而的省費用的方法吧。
這樣或許有些聽不懂舉個簡單例子,200℃和400℃的同等型號的引風機是一樣的嗎?板材厚度恐怕不只是一倍之差吧。所以有些東西不能隨便設計更改,這個社會真的是價低者的天下嘛?顯然同等質量你是,偷工減料那就是害人害己啊。
以下是關于溫度對鋼板變化的介紹:
① 蠕變:鋼材在高溫下受外力作用時,隨著時間的延長,緩慢而連續產生塑性變形的現象,稱為蠕變。鋼材蠕變特征與溫度和應力有很大關系。溫度升高或應力增大,蠕變速度加快。例如,碳素鋼工作溫度超過300~350℃,合金鋼工作溫度超過300~400℃就會有蠕變。產生蠕變所需的應力低于試驗溫度鋼材的屈服強度。因此,對于高溫下長期工作的鍋爐、蒸汽管道、壓力容器所用鋼材應具有良好的抗蠕變性能,以防止因蠕變而產生大量變形導致結構破裂及造成爆炸等惡性事故。 ② 球化和石墨化:在高溫作用下,碳鋼中的滲碳體由于獲得能量將發生遷移和聚集,形成晶粒粗大的滲碳體并夾雜于鐵素體中,其滲碳體會從片狀逐漸轉變成球狀,稱為球化。由于石墨強度極低,并以片狀出現,使材料強度降低,脆性增加,稱為材料的石墨化。碳鋼長期工作在425℃以上環境時,就會發生石墨化,在大于475℃更明顯。SH3059規定碳鋼最1高使用溫度為425℃,GB150則規定碳鋼最1高使用溫度為450℃。